“互联网+旅游”| 智慧旅游将重构旅游产业链
近年来,中国居民旅游需求随收入增长迅速扩大,中国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据中国国家旅游局数据,2014年旅游行业总收入3.38万亿元。2014年旅游产业收入占GDP的5.5%。消费方面,据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到2020 年,我国将形成60 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5万亿元的旅游消费市场。投资方面,2014年我国旅游业直接投资额达7053亿元,同比增长32%, 2015年仅公布的全国优选目录500个旅游项目投资额就达1.4万亿,旅游业有望成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旅游产业增长主要由GDP增长推动,不同的人均GDP阶段,旅游的方式和热点也在发生变化。人均GDP1000美元时观光游剧增,人均GDP2000美元时休闲游骤升,人均GDP3000美元时度假游渐旺,人均GDP6000美元时进入休闲游时代。2014年我国人均GDP已超过7500美元,我国旅游消费需求正在由传统的观光游览向休闲度假游转变。医疗、养生等专项旅游不断出现,温泉旅游、滑雪旅游形成新的消费热点。这些新需求和新热点,迫切需要公共服务和商业供给的现实满足。
与旅游产业高速增长形成对比的是,中国旅游“互联网+”进程缓慢,互联网渗透率仅8.3%,旅游产业互联网化提升空间巨大。其中,度假旅游市场互联网化程度是提升中国旅游产业互联网渗透率的关键。由于存在地理距离、语言、时差、文化背景等客观因素,旅游消费者和旅游资源供应商之间连接较弱,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必须依赖第三方机构加强连接,在互联网化程度较低的情况下,消费者主要依赖传统旅行社提供预订、导游等服务,主要产品形式是跟团游,便捷性较高,而个性化较低;随着互联网发展和消费者自身旅游经验的增长,这种信息不对称被逐渐消解,消费者得以追求更具备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同时能够保证便捷性,小规模出行、个性化定制成为度假旅游产品的发展趋势。很多互联网企业积极布局在线旅游,很多新兴企业也在大举进入。
中国在线度假旅游市场产业生态图如下:
虽然需求旺盛,企业众多,但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很差,2015年上半年,携程、途牛、去哪儿、艺龙半年共亏25亿元人民币。其中,机票业务还是赚钱的,酒店略亏,门票和旅游线路亏损更大。分析其背后的原因,一是旅游线路转化率低,二是维护成本高,三是服务复杂。随着竞争的加剧,客户获取和线上引流成本也水涨船高,在线旅游产业链需要从整体结构和根本上进行升级。
智慧旅游,在更大的格局下,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最新技术,全面提升感知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及时传递、整合、交流、使用旅游目的地的各类信息(如经济、文化、公共资源、生态环境、吃住行游购娱等),提高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的互联互通,从而能够极大提高政府旅游管理水平,提高商家的服务能力和运营效率,为群众和游客提供极大的便利、提升旅游体验,成为下一波“互联网+旅游”的热点。
智慧旅游强调以旅游和信息技术的融合为基础,通过建立智慧旅游平台,借助“互联网+”切入传统旅游产业,沉淀大数据,并服务于旅游各参与方,打造数据生态。智慧旅游的核心是解决行业各参与方的市场需求,智慧旅游业务成功的关键在于对市场需求的准确把握。针对政府部门、旅游企业和游客的多种不同需求,智慧旅游形成了游客服务(线上+线下)、企业营销和政府管理三大体系。
智慧旅游不是从产业链的供给角度,提供机票、酒店、线路等产品;而是从用户旅游前的资讯、旅游中的服务、旅游后的分享全过程的体验提升的角度;从旅游产业生态的角度,以互联网和信息化技术,将吃、住、行、游、购、娱、甚至更全面的信息,以及线上线下的服务和商家整合在大数据云平台上,真正实现了“一点接触、全面服务”。所以说,智慧旅游将从本质上重构旅游产业链。
未来趋势判断:
一、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在线旅游、移动旅游正成为主流的搜索、预订、分享渠道,旅游消费将更加智慧化、便捷化,更加透明合理的旅游价格以及更加便捷的旅游消费将进一步刺激旅游需求。未来国内旅游业将进入产业化、大众化、散客化、个性化、移动化的休闲旅游新时代。
二、智慧旅游是旅游产业升级的发展方向,智慧旅游体系的建成,将改变游客的行为模式、旅游企业的经营模式和政府的管理模式,从而改变整个旅游产业的运营模式。智慧旅游将在未来5年重构旅游产业链,改变产业格局,促进旅游产业的整体升级。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管理员处理。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吧
不要错过